> 新聞 > 產品動態 >
生產成本統計是生產企業里很重要的一項統計工作。在沒有ERP或者MES系統的時候,企業往往只能從財務上統計成本,當然,財務統計是最精準的,但也是最粗略的,企業無法知道小到每筆訂單的賺錢狀況,大到某個客戶是否賺錢。如果有了藍鯨MES系統,基于藍鯨MES系統的數據采集,就可以自動統計生產成本了。藍鯨MES系統帶有多種成本統計報表。
一、工單生產情況分析
財務成本會計在月底成本計算前,需要對生產車間生產領料、生產報工等進行核查。避免出現沒有實際工時,影響人工成本無法計算,制造費用無法分攤的情況。系統可以提供工序明細、不良比率、良品率、實際工時等統計報表。
有些成本統計,需要在“真實發生”之前就統計出來,比如用于報價,做方案等。這份報表(產品制造成本理論)主要基于BOM計算每個物料的成本:對于自制件,成本是工序成本+物料成本;對于采購件,就是采購價格。把所有的物料成本疊加起來就是最終的成本價。
在使用這個報表統計之前,必須先有BOM,如果有標準件,標準件的采購單價也需要存入系統。另外,對于計件生產,需要把計件單價加入系統;計時制的,也需要在系統中加入工時單價。
上面說了理論上的統計,那企業還需要對“真實的發生”做統計,以此可以做對比。另外還能間接的在財務上做成本核算。
產品制造成本的實際統計,是以真實的加工單為依據的。成本分成兩塊:工序成本和物料成本。物料成本就是當時的采購價和數量的乘積。工序成本稍微復雜一些,和理論運算不一樣。如果是計件生產,計件單價乘以實際的完成數量(不是理論完成數量)。如果是計時制的,由于MES系統在采集時有誤差,而且基本上人為誤差較大,使用實際加工時長不合適,藍鯨ERP系統暫時還是采用理論的估時,最終變成了完成的估時和工時單價的乘積。
點擊按鈕可通過QQ進行溝通,請確認啟動QQ